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记得来时春未暮

>

记得来时春未暮

攸宁陶陶著

本文标签:

古代言情《记得来时春未暮》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攸宁陶陶”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顾心月赵允訢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顾心月到谢府已经整整五日了容姨娘这日一大早便来了谢府,据说是要来接顾心月回去她昨日睡的有些晚,刚醒,还没起床,林檎忙进来欲帮她梳头,她说道:“不必了,就这样散着吧,挺好的”没过多久就看见她姑母带着一个打扮艳丽的妇人和好些丫鬟仆妇走过来了顾心月继续躺着没动一行人刚进屋子,那穿着银红褙子插满一头赤金的珠钗的容姨娘,就一脸悲切的样子三步并做两步的走过来扑在床边拉住了她的手说:“哎呀,我们心月真...

来源:fqxs   主角: 顾心月赵允訢   更新: 2023-01-15 22:32:58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古代言情《记得来时春未暮》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攸宁陶陶”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顾心月赵允訢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顾心月到谢府已经整整五日了容姨娘这日一大早便来了谢府,据说是要来接顾心月回去她昨日睡的有些晚,刚醒,还没起床,林檎忙进来欲帮她梳头,她说道:“不必了,就这样散着吧,挺好的”没过多久就看见她姑母带着一个打扮艳丽的妇人和好些丫鬟仆妇走过来了顾心月继续躺着没动一行人刚进屋子,那穿着银红褙子插满一头赤金的珠钗的容姨娘,就一脸悲切的样子三步并做两步的走过来扑在床边拉住了她的手说:“哎呀,我们心月真...

第5章 钗头凤


随着垂柳飘风,万花烂漫,又是一年的春光明媚。

这日照例她在六和堂里的小书斋内临着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刻本,谢婉莹在旁边看书,填词。她表姐眼见她字都想起来怎么写,写得这么好了,应该可以学诗词了吧,便又鼓动她学着填词。

这个时候她和表姐已是无话不说了,便直接说道:“我对诗词歌赋实在没兴趣呀,而且又是无甚实用的东西,我不学也罢。

“怎会无用呢,哪个文豪大儒不写诗作词,不仅抒发情志,还可流芳百世呢。

“是是是,但我不必用它来抒发情志呀,我也并不想流芳百世,声名是什么?又不能拿来吃喝,不如当下自己开心。就表姐你自己抒发情志,流芳百世就好了。她笑着拍拍表姐的手对着她眨眼。表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师仲先生刚好经过,听到也是觉得奇妙,哪个识文懂字的公子小姐不爱诗词,不附庸风雅,科考也得考这个呢,竟然说诗词不实用,也是奇了。

他便开口问道:“那依你说,什么是实用的?

顾心月看是先生,忙把笔在笔洗里涮了一下,放在旁边,站起来说道:“弟子觉得诗词只是抒发情志的艺术形式,贵在自然流露,但确实不是必要实用。要讲实用,首先是经义实用,是以能够由此拓宽认知,认知便决定了眼界和看问题的角度。其次是技艺实用,不论是文干武才,还是铁匠庖厨,均先能安身立命,独善其身,才能再言其他。先生听完,没有说话,心里却很翻涌。不得不说这个见解是有高度的,犀利而独到。他静静的看着这个女弟子,一脸稚气未脱,不过豆蔻年华,说出的话却有如此见地。“嗯,好。他简单总结,便迈腿走了。留下两个女弟子面面相觑。

在随后上课的时候,先生越来越经常的会叫顾心月起来发表看法,却不做评论,也并不展开讨论。是以顾心月完全摸不着头脑,也不知这先生到底是否认可她的言论,后来她想,算了,至少言论自由也挺好的。

这一年,她在谢府过的既温暖又充实。加之每天起床,她都会做一组仰卧起坐,一组俯卧撑,一组拉伸,这是她所知不需要场地器材最方便的健身方法了,从最开始只能做几个,到现在已经每天能保持各做50个了。其实本来她是想如现代的时候一样还每日再加练一组瑜伽的,又怕大家觉得怪异,好在这个简单的方法倒也颇有成效,这一年来她长高了不少,身材也不再那么干瘦,曾经惨白的皮肤现在莹润如玉,看起来已有了少女姿态。

她觉得有一件事很有意思,因为大概没有很多人有机会一生拥有两张脸这种体验,(抛开整容的不提),之前在现代常听人说女孩子还是不要长得太好看,否则很容易早熟,被情爱所影响,从而耽误了求学的宝贵时间,但女孩子如果从小就长得不好看,又很容易有容貌焦虑,也有可能花很多时间在学习如何打扮如何变美上,所以这个并没有什么定论,她觉得还是得自小有一个稳定的内核,这个内核可能是自带的,也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教育和氛围。

不过这个区别也还是要看世道的,越是盛世,生得美貌才越算是个礼物,如果是在乱世,越美貌反而命运越是悲惨了。

上一世她的容貌只是个差不多中等的女孩子,人家常夸也就是夸她身材气质比较好,这一世她却生得了一张美人脸,好歹是个封建社会,她原以为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实并未有,也可能如今的人大都含蓄,况且也没有男女同校那么多同龄人在一起来比较。

最重要的是虽然如今,女子从小便不忌讳谈到婚嫁,反而教育多从这个入手,为的就是以后有一门好婚事,然后能做一个好的内宅贤妇,但她没有指望拿她从中获利的亲人,姑母家里更是十分开明,从不特意如此教育,以至于她表姐才能有空间按自己的喜好学习诗词,可见家庭氛围真是第一重要,以至于她的心态也可以说是毫无变化,只有在照镜子的时候才会想起容貌这个事情来。

这一年,除去学习的时间,她会陪着姑母品茶插花,烧香礼佛,表姐做针黹女红时她便帮着姑母抄写经文,也偶尔同她们一起参加一些赏花游船的活动,但遇到诗词雅集她就不爱去了,表姐对此十分不满,总是各种诱哄贿赂的央求她陪她参加。

今年谢婉莹已年满十六,虽然姑母十分不舍得她出嫁,也早已开始为她物色郎婿,京城谢家那几房也递了不少名帖过来,如今谢明斋官途顺遂,他们倒想在各自的外亲中再亲上加亲,但无论是姑母还是表姐都不愿意又重新投入这家本就复杂的内闱中去。所以她知道表姐参加雅集聚会除了诗词之外,也是有意找寻机会想或者有可能遇见什么有缘之人…..

念及此处,她便尽量都陪着她去了,反正自己也不作诗,不过就是低调的陪着她,她又尚在孝期,总是穿着素衣不着珠翠,跟着表姐大概别人都会以为是丫鬟女使罢。

如今正是仲春时节,维扬的芍药天下为冠,虽没瞧见举办万花会,各色以赏花为主题的雅集却是络绎不绝。

今日谢府三兄妹都去了吴园参加芍药雅集。坐在车檐上,顾心月听到歌叫之声,掀帘看见路边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正在唱卖鲜花,牡丹,芍药,棣棠,木香,好不热闹。宋人爱花之名果真名不虚传。谢廷京看她喜欢,欲下车去买花,顾心月忙阻止,“且回来再买吧,姐姐已经簪了一朵芍药了,我又不簪花,谢廷京方才作罢。

吴园是一位吴姓乡绅的私园,是以确与以往一进园便观四方伎艺举集,都人士女载酒争出,择园亭胜地,上下池台间引满歌呼不同,布置的十分雅致,他们于花盛处作了园圃,依着地势高低蜿蜒摆放了雅座,每个几案上都设有笔墨纸砚,还有插了三枝各色芍药的花瓶和时令的各种果子茶水,宾客分坐,赏花作词,颇有些曲水流觞的意思。

此集共设三轮。第一轮从简单的开始,词牌是忆江南,来宾各自填词抄录于纸上,在纸的背面留下名号,交由侍者统一贴于一墙上,每首词下置一花瓶,大家可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的词插花于瓶内,三轮下来,花多者胜。

于是谢婉莹便开始填词,顾心月就坐在旁边吃起果子来,边吃边打量着这些远远近近的来宾。谢廷京坐在她们右下角,由于她们的座次略高,她看到离得近的几位分别是通判家有点骄横的独女屠芳洺,还有当地世家大族的公子裴清和一众兄妹表亲,每次看见他们都至少有五六七八个再加上婢女小厮,乌泱泱一片,这家的公子小姐们又向来穿戴的非常打眼,让人不注意也难,今日来的姑娘们又都在头上簪了各色牡丹芍药鲜花,更是热闹非凡,虽然顾心月参加这种雅集比较少,也跟这些公子小姐打过好几次照面了,还有几位貌似是没见过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主人家。

“ 咦?有人比谢婉莹填的还快吗?她听见有人议论,原来是她们左后方的一位公子已写完,有侍者过去把写好的诗词卷起放在托盘里拿走了,此时谢婉莹也好了,吩咐侍者过来取诗,这时那位公子眼神也飘过来她们这个方向。谢婉莹已小有名气,有几首词被广为流传,是以这种场合拔得头筹是常事。

后陆陆续续过了好久第一轮的词才全部收完,然后还有第二轮第三轮,顾心月吃完了桌子上的雕花蜜饯,砌香果子,觉得蜜饯还雕花这人工实在是没有必要,自己也深感无聊,便喊今天陪她来的紫苏跟她一起逛逛园子去,大家都在这写词,她刚好可以去独自赏花。

她从前也很喜欢芍药牡丹,但从未见过这么多品种,还记得曾经维扬知江都县的王观著有一本扬州芍药谱,记录的芍药品种多达三十几品,冠群芳,宝妆成,尽天工,点妆红,浅妆匀,醉西施,素妆残……名字也都极美,这时她正在好好欣赏一朵叠香英,艳紫色带着光泽的大花朵,这种颜色她绝少见到,没想到实物相当惊艳,不看枝叶还以为是牡丹。

这时忽从转角走出一个着宝蓝相花刻丝锦袍的公子,朝他微微行礼:“在下裴照,月初在碧瓦湖游船,也曾见过姑娘,这次雅集再次相遇,不知是否能得知姑娘名讳?算是个清秀的公子吧,顾心月略略回礼:“小女姓名不足挂齿,就不打搅公子赏花了。说完便拉起紫苏快步走了。

她其实是知道这个裴照的,便是那裴清的三弟,上次游船回来就向谢廷京打听了她,谢廷京不仅没告诉,回来还说他世家公子如此轻浮,颇为不满。顾心月倒是对此无感。因为虽然这些公子大多还比她略大上几岁,但不都是十几岁的小屁孩吗,表面再成熟的端着,也都还是个孩子呢,她能有什么想法。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躲远点,不想引火上身罢了。

她略逛了一会,怕又遇见裴照,便回去了,刚走近,就看见第三轮已经结束了,大家已投完了花,正在计数呢,花多的一目了然,只用数最多的那几个结果就出来了。于是很快公布拔头的是两位并列,即是谢婉莹和姚子今。“原来是姚子今来维扬了呀。有人议论。姚子今说来也是略有诗名,他家是长溪姚氏当地的书香门第,族里也有翰林在朝。

顾心月便停下立在庭廊的柱子后面,看着侍者端着两个托盘把今日的彩头两方端砚分别呈给了他们。她看见姚子今一直在后方看着谢婉莹,心想,呀,这是不是要发生点什么了…..

果然后来就看着姚子今拿着端砚向谢婉莹走去,他们互相见了礼,也不知在说些什么,姚子今看起来眼里带笑,文雅风流,谢婉莹则一副小女儿姿态,一边说着话,脸颊耳朵飞红一片,后来姚子今便留下了他的那一方端砚,离开了。走了几步还回过头又再次看了看谢婉莹。

待姚子今走远,顾心月才慢慢走了过去。

“你怎么才回来,到哪里逛去了?

“没有到处逛呀,只是在远处看了一场戏。她笑道。

“今日还有戏看吗?我怎么不知道?

“嗯,是一场才子佳人送砚台的戏呀,你不知道?

谢婉莹跳起来, “哎呀呀,你,你竟然拿我取笑!真是不把姐姐放在眼里了,佯怒起来。

“好姐姐,快别气了,生气就不好看了哦!

“哼!你这个捉狭鬼!

“那位姚公子看上去不错。

“……谢婉莹脸红无语,只拿眼瞪她。

走时,她注意到谢婉莹没有让婢女云苓拿而是自己亲自拿着那两方端砚。心里了然。

随后的一段时间,常常能够看见谢婉莹对着风月各种蹙眉凝思,又填了不少少女情怀总是诗的诗词,对姑母和对她却都没多说几句,嗯,她想说,这位姑娘也太含蓄了吧。

但是事情比她想象中顺利,那姚子今回去便央父母找了媒人上谢府说亲,双方都是书香门第,算得上门当户对,又男才女貌,于是很快便商定日子,姚家又借了吴园备酒礼诣女家,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双方合意后,姚子今以传家的金凤钗插于谢婉莹冠髻中。名曰“插钗,随后即可按规矩,仪定礼,报定,商议良辰吉日准备婚礼了。

这半年,谢府众人都忙了起来。虽说恨不得从谢婉莹一出生就开始准备嫁妆,到临了还是觉得这些不够,那些不好。又提前订了四司六局来承办婚礼。嗯,可以说就是宋朝的各种婚庆酒席服务公司。除了这就是三天两头的就要出去看首饰裁衣服,置办各种东西,真真恨不得把往后几十年的都给备齐了。

待到十月,桂花的浓香充满空气时,姚家便过来迎亲了,差不多时间谢婉莹京城的舅舅谢明德带着女儿谢琼南和谢家各房给添的礼也到了,难得的是崔姨娘和谢廷玉也出来露了好几次面,比她在谢府一年多见到的次数还多。

终于到了婚礼这日,谢府内外阖府上下到处妆点的一派喜气洋洋,还请了三十多个歌姬乐人穿着绯紫色的戏装奏乐唱曲,但是由于顾心月尚在孝期,所以今天不宜凑这种热闹,她便自己在芷兰苑看书写字。

后来听跟她差不多大的谢琼南回来说,婚礼怎样热闹,姐夫怎样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牵着表姐上了船,很是周到体贴,后来由她爹爹和表哥谢廷京去送亲,嫁妆装了好几条船,一切都很美满,只是舅母顾轻徽哭湿了几条手帕,险些晕了过去,进房内休息了半晌,以至于谢府内的筵席上多亏了谢家两个老爷顶着……

她也觉得有些伤感,倒不是因为不能亲自参加表姐的婚礼,看着她出嫁。而是和她以后见面的机会可能一双手,甚至一只手都能数得出了。这算是她到这个世界第一个朋友了,总之她是真心的希望谢婉莹能一直这样快乐下去。虽然她知道可能也有些困难。

这几个月,她也给表姐准备了礼物,她用小楷把表姐之前写的诗词全部抄录装订成册,又用她存下来的钱买了她一直很喜欢的一幅南唐的画作,于昨晚提前和祝福的话一起送给了她。谢婉莹抱着她哭了,说她怕姑母担心一直不敢说,她舍不得家,虽然很喜欢姚子今,却对前路感到害怕。她和谢琼南安慰她了半夜直到被李嬷嬷给赶了出来。临别前她们几个姑娘约定要一直通信,保持联系。

京城谢府的这一辈子孙众多,但只有谢琼南是真心跟谢婉莹交好,于是这次好说歹说非要跟来。区别于谢婉莹的知书达礼,谢琼南的性格十分豪爽,可能是天性使然,也可能是来自父亲的教育态度,谢明斋是个严肃的父亲,而谢明德对小女儿则甚是溺爱,京城谢府又属谢明德职级最高,于是才能长成她这种豪爽的个性吧。他们父女在谢府待了三日便回去了,毕竟谢明德在职,不好耽搁太长时间。

婚事办完,她们都走了之后,谢府突然冷清下来,顾轻徽也大病了一场,顾心月除了看书写字就是陪着她。终于在冬天到来之前,她姑母的才病好了起来。


《记得来时春未暮》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