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都市小说> 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

>

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

一星二译著

本文标签:

小说《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现已完本,主角是韩云逸鉴宝师,由作者“一星二译”书写完成,文章简述:古董店老板韩云逸遭人算计破产,即将失去父亲留下的家业。绝境中,父亲遗留的神秘挂坠觉醒时空穿梭之力,带他回到1978年。当现代鉴宝知识遇上遍地真货的古玩江湖,他用日用品疯狂捡漏,从咸菜缸里捞出百万古董,看落魄青年如何逆袭翻盘!...

来源:ygxcx   主角: 韩云逸鉴宝师   更新: 2025-07-16 22:40:39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韩云逸鉴宝师是《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一星二译”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韩云逸仔细查看着这些物品,大多是普通的老物件,但其中不乏精品。一个紫砂茶壶吸引了他的注意,还有几幅老画以及一套青花瓷器。“这些我都有兴趣,不知道你朋友打算开什么价?”韩云逸问道。“他主要是想尽快处理,只要价格合理就可以...

第8章




杨林刚刚接过任工会办公室主任这个职务,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工会的事务琐碎,但多是些闲事,等他理顺了工作流程,便觉得时间宽裕了许多。

这日午休时分,他溜达到了附近的古玩市场。九十年代初的古玩市场,还没有后来那么多的赝品,虽然掺杂着不少仿制品,但总体上比后世的市场要“干净”得多。

杨林佯装不经意地在一个摊位前停下。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蹲在地上,面前铺着一块破旧的蓝布,上面散乱地放着几件小物件。

“这个多少钱?”杨林拿起一个小巧的铜香炉问道。

老人抬头看了他一眼,“五十。”

杨林装作惊讶,“五十?太贵了吧?二十块钱卖不卖?”

“小伙子,你要是不懂,就别乱出价。”老人不紧不慢地说,“这是明代的东西,成色好,做工精细。”

杨林心里暗笑,这铜香炉最多是民国时期的仿品,但胜在铜质不错,拿回去放在书房里也挺好看。

“三十,不能再多了。”

“四十五,我都亏本了。”

最终,杨林以三十五元的价格买下了这个铜香炉。虽然不是什么真品,但在这个物价还不算高的年代,这点花销也不算小。

回到工会,杨林将香炉仔细擦拭了一遍,放在办公桌的角落里。站在门口的李师傅走了进来。

“杨主任,又去淘宝了?”

“随便看看,打发时间而已。”杨林笑着回道。

“你小子有两下子啊,我看那东西挺精致的。”

“一般般,不值什么钱,就图个喜欢。”

李师傅摆摆手,“对了,工会准备组织一个歌唱比赛,厂里的气氛最近有点沉闷,上面想活跃一下。”

“好啊,什么时候?”

“下个月初,你作为工会干部,也得参与进来。”

杨林点点头,“没问题,需要我做什么?”

“先开个筹备会吧,今天下午三点,会议室。”

下午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除了工会的干部外,各个车间也派了代表过来。杨林一眼就看到了刘广生,那个曾经被他打过的家伙,正阴沉着脸坐在角落里。

李师傅主持会议,介绍了歌唱比赛的初步计划。当讨论到节目安排时,刘广生突然举手发言。

“我提议,工会的干部们应该带头表演,特别是新来的杨主任,听说他很有才华。”刘广生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挑衅。

现场安静了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杨林身上。

“我同意刘师傅的提议。”杨林平静地说,“我可以为比赛写一首歌。”

“写歌?”刘广生夸张地笑了起来,“杨主任还会写歌啊?真是深藏不露啊!”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低笑声。在这个年代,写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不知道杨主任准备写什么歌?《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吗?”刘广生讥讽道。

杨林没有生气,只是淡淡地回答:“我想写一首适合咱们工人唱的歌,歌名叫《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有人重复了一遍,“没听说过这首歌啊。”

“因为这是我要创作的,当然没听说过。”杨林笑着解释。

“吹牛谁不会啊?”刘广生小声嘀咕,但被坐在前排的杨林听见了。

“刘师傅,既然你这么怀疑,不如我现在就写,你看怎么样?”杨林的语气里带着挑战。

刘广生一时语塞,但很快又说道:“好啊,那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不过,写出来也得有人能唱才行。”

“那就请刘师傅到时候演唱我的作品吧。”杨林微笑着说。

会议结束后,杨林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坐在会议室里,拿出纸笔开始写歌词。众人围观了一会儿,见他真的在认真写作,也就三三两两地散去了,只留下几个好奇的同事在旁边等着。

一个小时后,杨林写完了歌词,又哼唱着简单谱写了曲调。他清了清嗓子,对仍在等待的几个人说:“我写好了,要不要听听?”

几个人来了兴趣,连忙点头。杨林开始唱起来:

“前进,前进,前进进!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拥有灿烂的青春,

我们是祖国的骄傲,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

到处都有青春的活力…”

杨林的声音不算特别出色,但胜在真情实感,唱得几个人热血沸腾。当他唱完全曲,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

“杨主任,这歌真不错啊!”一个年轻的女工感叹道。

“是啊,听着就提气!”另一个中年工人也赞同地说。

杨林不无得意地笑了笑,“这首歌适合大合唱,气势恢宏,正适合咱们工厂的风格。”

消息很快在工厂里传开了,杨林会写歌的事情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刘广生听说后,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但他已经答应了要唱杨林的歌,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晚上回到家,杨林又构思了另一首歌——《知心爱人》。这是一首经典的情歌,非常适合男女对唱。他计划让工厂里有名的一对恋人来演唱这首歌,相信能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效果。

想到自己小小地扬了一回威风,杨林心情愉悦地进入了梦乡。

歌唱比赛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杨林写的《愚公移山》和《知心爱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工人都对这两首从未听过的歌曲充满了好奇。

排练在车间后的一块空地上进行。杨林亲自教大家唱《愚公移山》,包括刘广生在内的二十多人组成了合唱团。尽管刘广生内心不情愿,但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不得不认真参与。

“再来一遍,前进,前进,前进进这句要有力度。”杨林耐心地指导着。

合唱团的人们跟着他的节奏唱了起来。刚开始时大家还有些放不开,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歌声逐渐变得整齐嘹亮。

“刘师傅,第二段你来领唱怎么样?”杨林突然提议道。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108922

《鉴宝:我能穿越到70年代》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