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重生1988当首富完整阅读李响陈舒最新章节免费阅读_重生1988当首富完整阅读全集免费阅读

重生1988当首富完整阅读

重生1988当首富完整阅读

小易

本文标签:

由李响陈舒担任主角的穿越重生,书名:重生1988当首富完整阅读,本文篇幅长,节奏不快,喜欢的书友放心入,精彩内容:<p>《重生1988当首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作者小易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赢得了读者的好评。这本都市、重生、种田、小说已经连载到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结局,总字数超过135.2万字,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好书。</p><h3>书友评论</h3><p>烂尾成了[委屈][委屈][委屈]</p> <p>从合肥到上海 主角就像复制一样,像木偶来来回回,就赚大钱了,这逻辑……就像小孩子一样</p> <p>1988年,如此高调,难不怪连录取通知书都被别人拿走了 就凭主角倒卖国库券的手段早挂了……主角就像过家家一样,不知道玩的就是信息差吗,很主动告诉别人……</p> <h3>章节推荐</h3><p>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p> <p>第二百八十章 上去</p> <p>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个人唱</p> <p>第三百八十二章 干什么吃的?</p> <p>第三百八十三章 出发</p> <h3>作品阅读</h3><br>金立余拿起酒杯,给自己满上,一口气闷了一大杯白酒。<br><br>“孩子,你还是太年轻啊!吴胜那种大人物,不是你我这种蚂蚁能够斗得过的,在梅县,他就是只手遮天的存在。<br><br>李响的手中忽然出现了一个随身听。<br><br>他轻轻晃了晃手中的随身听,笑着说道:“金老师,你别说了,今天我录了音,至于以后我到底能不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咱们拭目以待。<br><br>李响小心翼翼地将随身听放在书包里,扭头离开了。<br><br>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金立余在恐慌中度过这一年,现如今,这个目的达到了。<br><br>至于吴应龙,李响也给他准备了更好的礼物,而那份礼物将会在一年后如期而至。<br><br>金立余干瞪眼,就这么看着李响离开。<br><br>慢慢的,他眼神也变得空洞起来,眉头也皱成了川字。<br><br>李响连夜买了去往河肥的火车票,连坐了一天一夜,终于在早上八点多的时候,来到了徽省省会河肥。<br><br>在他的记忆中,88年的时候,国库券允许已经放在银行的柜台里自由买卖了,最开始的试点有八家。<br><br>而河肥工商银行便是试点中的一家。<br><br>走到路上,李响紧紧抱着手中的书包,开始向路上的行人打听河肥工商银行的地址。<br>

来源:cdlb   主角: 李响陈舒   时间:2023-08-28 10:34:26

小说介绍

网文大咖“小易”大大的完结小说《重生1988当首富》,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穿越重生,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李响陈舒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小伙子,咱们的无息贷款,只能对有营业场所的人提供,你虽然有房照和身份证,而且也年满18岁了,但没有固定经营场所啊!”也许是因为刚才没贷到款而感到憋闷,大老黑冲到柜台前,嚷嚷道:“马经理,你不认识他吗?他是李玉树的儿子,李玉树你知道吧?是咱们县最早的几个万元户,经常到各个镇子去赶集,卖衣服,认真算起...

第七章 随身听

《重生1988当首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作者小易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赢得了读者的好评。这本都市、重生、种田、小说已经连载到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结局,总字数超过135.2万字,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好书。

书友评论

烂尾成了[委屈][委屈][委屈]

从合肥到上海 主角就像复制一样,像木偶来来回回,就赚大钱了,这逻辑……就像小孩子一样

1988年,如此高调,难不怪连录取通知书都被别人拿走了 就凭主角倒卖国库券的手段早挂了……主角就像过家家一样,不知道玩的就是信息差吗,很主动告诉别人……

章节推荐

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

第二百八十章 上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个人唱

第三百八十二章 干什么吃的?

第三百八十三章 出发

作品阅读


金立余拿起酒杯,给自己满上,一口气闷了一大杯白酒。

“孩子,你还是太年轻啊!吴胜那种大人物,不是你我这种蚂蚁能够斗得过的,在梅县,他就是只手遮天的存在。

李响的手中忽然出现了一个随身听。

他轻轻晃了晃手中的随身听,笑着说道:“金老师,你别说了,今天我录了音,至于以后我到底能不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咱们拭目以待。

李响小心翼翼地将随身听放在书包里,扭头离开了。

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金立余在恐慌中度过这一年,现如今,这个目的达到了。

至于吴应龙,李响也给他准备了更好的礼物,而那份礼物将会在一年后如期而至。

金立余干瞪眼,就这么看着李响离开。

慢慢的,他眼神也变得空洞起来,眉头也皱成了川字。

李响连夜买了去往河肥的火车票,连坐了一天一夜,终于在早上八点多的时候,来到了徽省省会河肥。

在他的记忆中,88年的时候,国库券允许已经放在银行的柜台里自由买卖了,最开始的试点有八家。

而河肥工商银行便是试点中的一家。

走到路上,李响紧紧抱着手中的书包,开始向路上的行人打听河肥工商银行的地址。

“叔,你知道发售国库券的工商银行在哪里不?

“国库券?小伙子,那东西碰不得啊!头几年我们厂里头发工资,你猜怎么着?我工资袋里头莫名其妙的就少了30块钱,我还纳闷呢,再一看,里面竟然还有个条儿,是什么呢?是30块钱国库券!不是我要买的,是厂子里头强制扣的,说是帮厂里完成国家分配的任务,你说这东西和抢劫有什么分别?

大叔似乎怨念很深:“我手里攥着这么多国库债券,着急用钱,到银行一兑换,十元一张的国库券,银行八元钱就给我收走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李响依稀记得,八八年左右的国库券是有指标的,也就是说,很多工厂都强行扣员工的工资,用来完成国家派发的国库券任务。

而员工们又急于兑现,这才有了银行八折收购国库券的事。

所以,88年的时候,大多数老百姓对国库券还不认可,有的甚至认为它是洪水猛兽。

一路不停的打听,李响摸着石头过河,终于找到了河肥工商银行的地址。

早上九点多,工商银行也刚刚营业没多久。

但银行内办理业务的人却很多,而他们主要办理的业务就是用国库券换现金。

“你好,国库券放在手里肯定能升值的,您确定要把它们兑换成现金吗?这东西利润高,一年下来,估计能有十几个点的利润。

业务员面对每一个办理业务的客户,都会说一下这句话,主要原因是,他们银行里的现金已经不多了,这么兑换下去,恐怕撑不过今天。

刚刚把国库券兑换成现金的大婶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这玩意放在手里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兑换成现金来的实惠。

那个年代,国库券就像是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一样,大多数客户都对这东西有着很深的戒备心。

理财这种东西,如果赚了还好,一旦亏了,就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而且,那时候的人大多连吃饱饭都成问题,手里急缺现钱,自然着急把国库券兑换成现金。

前面几个排队的人办理完业务后,终于轮到李响了。

柜台内的业务员余光扫了一眼李响,发现是个年轻的有些过分的小伙子后,眼皮也跟着耷拉了下来,整个人也跟着放松了不少。

在他看来,李响这种年轻人,应该不是来用国库券兑换现金的。

只要不用国库券换现金,怎样都行。

“先生,您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要买国库券。

李响把书包堆在柜台上,淡淡地说道。

业务员已经在打哈欠了,他本来没有将李响放在眼里,可是当他听到对方要买国库券的时候,一下子精神了起来。

“您……您真的要买国库券?要买多少?营业员眼巴巴地看着李响道。

李响扯开书包的拉链,从里面掏出一沓一沓的人民币,摆在柜台上,总共有十沓。

“我要买十万块的国库券。

“十……十万?营业员使劲眨了眨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可是,摆在柜台上那十沓人民币不会骗他。

柜台内的几个女营业员看到这么多钱的时候,齐刷刷抬起头,盯着李响看,眼中闪着异样的光。

十万,这在八八年的时候,真的是一笔巨款。

那个年代,就算是一线城市尚海,平均工资一个月也只有两百元左右,一年的工资也就是两千多。

八八年的十万,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万左右。

一千万人民币就算是放在现在,也是一笔巨款。

营业员认认真真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小伙子,发现他上身穿着白衬衫,下身套着尼龙裤,脚下踏着胶皮鞋,和农村务工人员的打扮别无两样。

最主要的是,这小伙子实在太年轻了,看着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

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十万元的巨款的?

营业员心中升起了一股深深的挫败感,这人和人还真是不能比。

他现在一个月工资只有一百八十元左右,不吃不喝的情况下,需要五十年左右,才能攒下这比十万元的巨款。

十万块钱,是他一辈子都赚不到的巨额财富。

“先生,因为您办理的业务,数额巨大,我现在就让我们行长来接见你。

营业员一溜小跑,奔着银行后面跑去,不一会的功夫带来一个中年人。

“我叫胡正文,是这家工商银行的行长,还请你移步到我的办公室,咱们详谈。

胡正文已经听说了李响的事情,得知这个年轻人有这么多钱后,他心中虽然有些不平衡,但还是客客气气地给李响办起业务来。

没办法,他们银行现在实在太需要现金了。

“李先生,你喝茶。

办公室内,胡正文满面笑容,如同春风拂面,他亲自给李响沏了一壶茶,把他当成座上宾。

“李先生,您确定要用十万元现金来兑换国库券吗?

胡行长在李响身侧坐下,小心翼翼地说道。

“没错。

坐了好长时间的火车,李响实在有些渴了,一大杯龙井茶被他一饮而尽。

“李先生,你帮了我们银行大忙了,以后你就是我胡正文的兄弟。胡正文拿起茶杯,跟着一饮而尽。

“李先生,今天,我银行兑换国库券的比率是0.99:1,但因为您兑换的数额比较大,我可以给你优惠到0.94:1。

也就是说,李响只要用94元钱,就可以兑换面额一百的国库券。

而只要把这比国库券拿到尚海的银行去卖,一下子就能翻差不多百分之十的利润。

88年中期,尚海银行的兑换率为1:1.12左右,也就是说,面值一百的国库券,可以兑换112元人民币。

李响买9.4元的国库券,转手就能多赚1.2元。

九万四千元人民币,转手就能赚一万二。

就是这么简单的倒买倒卖手法,就成了那个年代最赚钱的营生,最主要的是,就算是如此简单的赚钱方法,在88年的时候,竟然也没有几个人做。

88年的时候,精明的商人普遍没有做这个生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小说《重生1988当首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