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红英杜宁《农女安宁》完结版免费阅读_红英杜宁热门小说
农女安宁
河之舟 著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河之舟的《农女安宁》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br>接下来几天,众人也是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晚上伴着星星才回家。<br><br>可喜的是,直到大家把所有的粮食都收割完,人们担心的雨也没有下。<br><br>又是一个丰收年。除了税收,只要是勤劳的人家,都还能剩不少的结余。所以,最近村里个个都是喜笑颜开的。<br><br>“三爷爷,三爷爷,你快去看看呀,我家的粮食被人偷啦。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铁蛋敲开了杜宁家的大门。<br><br>当时杜宁家刚吃完午饭,就看到铁蛋边哭边跑着进来了。杜家众人赶紧询问缘由。<br><br>原来这铁蛋家,是村里和杜宁家关系最亲的。铁蛋的爷爷和杜老头是亲兄弟。铁蛋的爷爷排行老二,杜老头排行老三,本来还有一个大哥的,不过没成年就夭折了。<br><br>父母去后,两兄弟也是互相扶持着,关系挺好的。可惜的是,铁蛋的爷爷,在四十岁的时候就被一场风寒夺了命。<br><br>好在当时唯一的儿子也已经娶妻生子,人们也只是唏嘘一场。哪知道五年后,老天爷又开了一个玩笑。铁蛋爹同样因为一场风寒送了命,只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br><br>杜老头既因兄长侄子的去世而伤心,又挂心侄子留下的几个孩子。<br><br>好在铁蛋娘孙氏,是个要强的,里里外外一把抓。上孝顺婆婆,下抚育三个孩子,再加上杜宁家的帮扶,这些年日子也还过得下去。<br><br>今年铁蛋家的粮食在杜宁家的帮助下,已经收割完了。孙氏不愿意耽误杜家两兄弟的时间,就自家晒稻的。前两天也没有什么事的,可是今天中午孙氏吃完饭回来稻场,就发现地上晒的粮食少了。<br><br>众人一听,这可是大事,就赶紧跟着铁蛋来到了他家的稻场。<br><br>“哪个杀千刀的王八犊子,来偷老娘的粮食呀,老天爷呀,还要不要人活了呀,那断子绝孙的呀,都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br><br>稻场里,铁蛋娘正气的在那叫骂,秀儿和铁柱也都在一旁哭。<br><br>杜老头和儿子们在稻场,仔仔细细转了一圈看,希望能发现点什么。<br><br>杜老太和媳妇们去安慰孙氏,杜宁则来到秀儿身边。<br><br>“秀儿姐,你别急,爷爷他们肯定能帮你们找回来的,实在不行,还有村长哩!杜宁温声安慰秀儿。<br><br>“小宁,你说,到底是谁呢?心肠这么坏?咋就来欺负我们哩。秀儿哭着道。<br><br>秀儿家不像村
来源:cd 主角: 红英杜宁 时间:2023-02-11 22:46:03
小说介绍
小说《农女安宁》,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红英杜宁,文章原创作者为“河之舟”,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还上刀山,下火海,少年,你怎么不去飞呢哼,看我不跟爷爷说!不过还是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杜宁对明屹耳语了几句,就让他离开了!等她一回头,就见杜静和明岩在冲她挤眉弄眼杜宁特别温柔的微微一笑,“你们想知道?”两人吓得齐齐摇头,“不想!”开玩笑,他们二姐但凡露出这种笑容,那就是要整人的前奏无数的血泪史告诉他们,这时候的二姐是不能惹得!不一会,明屹跑了回来:“二姐,好了!”杜宁起身,走到门口时,回头...
第14章
接下来几天,众人也是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晚上伴着星星才回家。
可喜的是,直到大家把所有的粮食都收割完,人们担心的雨也没有下。
又是一个丰收年。除了税收,只要是勤劳的人家,都还能剩不少的结余。所以,最近村里个个都是喜笑颜开的。
“三爷爷,三爷爷,你快去看看呀,我家的粮食被人偷啦。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铁蛋敲开了杜宁家的大门。
当时杜宁家刚吃完午饭,就看到铁蛋边哭边跑着进来了。杜家众人赶紧询问缘由。
原来这铁蛋家,是村里和杜宁家关系最亲的。铁蛋的爷爷和杜老头是亲兄弟。铁蛋的爷爷排行老二,杜老头排行老三,本来还有一个大哥的,不过没成年就夭折了。
父母去后,两兄弟也是互相扶持着,关系挺好的。可惜的是,铁蛋的爷爷,在四十岁的时候就被一场风寒夺了命。
好在当时唯一的儿子也已经娶妻生子,人们也只是唏嘘一场。哪知道五年后,老天爷又开了一个玩笑。铁蛋爹同样因为一场风寒送了命,只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
杜老头既因兄长侄子的去世而伤心,又挂心侄子留下的几个孩子。
好在铁蛋娘孙氏,是个要强的,里里外外一把抓。上孝顺婆婆,下抚育三个孩子,再加上杜宁家的帮扶,这些年日子也还过得下去。
今年铁蛋家的粮食在杜宁家的帮助下,已经收割完了。孙氏不愿意耽误杜家两兄弟的时间,就自家晒稻的。前两天也没有什么事的,可是今天中午孙氏吃完饭回来稻场,就发现地上晒的粮食少了。
众人一听,这可是大事,就赶紧跟着铁蛋来到了他家的稻场。
“哪个杀千刀的王八犊子,来偷老娘的粮食呀,老天爷呀,还要不要人活了呀,那断子绝孙的呀,都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
稻场里,铁蛋娘正气的在那叫骂,秀儿和铁柱也都在一旁哭。
杜老头和儿子们在稻场,仔仔细细转了一圈看,希望能发现点什么。
杜老太和媳妇们去安慰孙氏,杜宁则来到秀儿身边。
“秀儿姐,你别急,爷爷他们肯定能帮你们找回来的,实在不行,还有村长哩!杜宁温声安慰秀儿。
“小宁,你说,到底是谁呢?心肠这么坏?咋就来欺负我们哩。秀儿哭着道。
秀儿家不像村里其他人家似的,还有劳力可以出去打零工,补贴家用。秀儿的两个弟弟,大弟铁柱十三岁,小弟铁蛋才十岁。所以这些粮食就是她家最重要的收入,平时也只能靠着娘的绣品和养的鸡鸭换些零花钱。
那边,铁蛋娘也在哭诉:“婶子,这真是太欺负人了。我家都这样了,还要来偷粮食。你看看,这个稻场有五家,偏偏就我家的被偷了。这不是专门欺负人吗?
“你放心,你叔不会让人这么欺负咱家的。杜老太安抚着铁蛋娘。
“就是又要麻烦三叔了,我一个妇道人家说的话也没人听。
“傻孩子,麻烦什么,你叔一直说这些年多亏你了,你是咱老杜家的功臣。唐氏和林氏也帮着铁蛋娘整理头发,刚才一通叫骂,都快成一个疯婆子了。
“爷,可看出是什么人偷的吗?杜宁这一问,其他人都看向杜老头,尤其是铁蛋家的,仿佛只要杜老头说出一个人来,他们就立刻去把粮食夺回来。
杜老头苦笑着摇摇头,看来只能去找村长了。
杜宁来之后,就先扫视了一圈稻场,发现那小偷的行为不是很正常。
“秀儿姐,你看一下麻包袋子有没有少?杜宁沉吟片刻,问道
“袋子?秀儿虽不明白,但还是去查了一下,这一点,还真少了一个。
杜老头见孙女这么一问,就让她说说怎么想的。
“爷,堂伯母,我就想着,如果是村里人要偷的话,那就不可能只是这半包,不划算。可如果是路过稻场的外村人的话,那可能就直接拿伯母家的麻包来装了。
“对,对,宁儿说的对,若是村里人的话,直接拿自家的麻包来装,到时候一混和,就是请衙门的人也分不清了。可是麻包少了,就极有可能是路过的外村人的话,事先没有准备,那就只能顺手用这里的麻包了。杜老二附和道。
“好,老大老二,你们去这几家问问,今天中午有没有人看到外村人路过稻场。我去找村长,如果真是外村的人,可就不只是我们老杜家的事了。说着,三人就离开了。
“好了,嫂子,有头绪就不怕了,你也打起精神来,等他们的好消息来。唐氏劝道。
“哎,好。孙氏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来。
“还是宁儿想的透彻,这次宁儿真是帮了伯母一个大忙。
“她小孩子家家的,哪那么透彻了。只是你们这会气得狠了,晚上一点麻包不就知道了。唐氏谦虚道。
“总之,还是要谢谢你们。这些年,要是没有你们的话,咱们孤儿寡母的,不知道在村子里怎么受欺负哩。
其实当初孙氏也是一个温温和和的人,打架骂街的本事还是家里没有男人后,怕被欺负才磨炼出来的。
现在就是要等结果了,孙氏就说,这边自家可以应付过来,让她们也赶紧回去忙。
这几天杜宁家也在晒稻,这会就是杜莲和杜静在稻场看着哩。
然后杜老太又嘱咐了孙氏几句,就一起回去了。
下午,杜老二回来一趟,叫上唐氏和林氏,话没说两句,又一起出门了。
众人无法,只得在家焦急的等待着。直到晚上,他们回来,大伙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说来这事还和红英家有点关系。偷粮食的就是红英娘的那个娘家弟弟。
本来红英娘那娘家弟弟,一心认为红英娘这次可以帮他说个称心的媳妇,关键是这媳妇陪嫁又多,还好看。
这不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吗?就是之前做过奴才,这点不好。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