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穿越明末:他一身战甲征四方(刘三刘博源)全文在线阅读_(穿越明末:他一身战甲征四方)精彩小说
穿越明末:他一身战甲征四方
老牛俊 著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老牛俊的《穿越明末:他一身战甲征四方》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br>翌日一大早,刘博源早早的把军士们集合在一起。<br><br>“昨天大家不是非常好奇这煤炭到底有何作用,今天我就来告诉你们。<br><br>“高威,你带几人去墩外挑几桶水来。<br><br>“三更,你也带几人去挖几担黏土。<br><br>“其余人,与我一起把这煤炭碾成碎渣。<br><br>刘博源的一番安排,众人开始热火朝天的忙碌了起来。<br><br>好在人多力量大,在花费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众人便把煤炭碾成碎渣,黏土与水也早已备好。<br><br>在众人旁观下,刘博源按照一定的比例,把煤炭与黏土混合在一起,又加上水,开始搅拌。<br><br>待搅拌的煤灰有些松散,刘博源拿出了从威武堡带来的蜂窝煤模具,然后开始砸煤。很快,一个个蜂窝煤便制作出来。<br><br>众人好奇地看着这如蜂窝状的煤炭,不禁心中纳闷,为什么要把煤炭做成这样子呢。<br><br>刘三更一脸恍然大悟,原来蜂窝煤是这么制作出来的。可随后他又挠了挠头,光有蜂窝煤,没有那煤炉子怎么烧?<br><br>“源哥儿,这就是你说的蜂窝煤,可还有煤炉子呢?刘三更忍不住问道。<br><br>“放心吧,煤炉子我早就在威武堡的吴铁匠那里订购了。刘博源道。<br><br>“大家都看到了,这叫蜂窝煤,用这模具把煤炭压出形状来。<br><br>“确实像蜂窝的样子,刘头儿取得这名真好。高威在一旁拍马道。<br><br>“先把煤炭碾成碎渣,按一定比例加黏土与水搅拌,待搅拌松散了,就可以用这模具砸蜂窝煤了。刘博源讲解道。<br><br>众人一脸明了之色,这么简单的制作流程,看一遍就会了。<br><br>“接下来,你们也都试试。刘博源把模具递出。<br><br>“刘头儿,我来。高威连忙接过模具,有模有样的砸起蜂窝煤。<br><br>众人轮流上阵,直到响午,所有的煤炭已全部用完。<br><br>这时。<br><br>“刘头儿,又有军户来卖煤炭了。一个在塔哨上值的军士跑来道。<br><br>真巧了,刚好用完了现有的煤炭,就有军户来卖煤了。<br><br>“大勇,带几名兄弟去,把收来的煤炭全都堆在墩门外。刘博源看着摆放满地的蜂窝煤,墩内已经没有多余的空地了,只能堆放在外面。<br><br>“好的,源哥儿。李大勇应道。<br><br>...
来源:cd 主角: 刘三刘博源 时间:2023-04-24 18:30:40
小说介绍
《穿越明末:他一身战甲征四方》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刘三刘博源是作者“老牛俊”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威武堡,地处陕北大地的黄土高原上,依内墙(内长城)而建,地势较高,无定河绕北门而过威武堡是延绥镇三十六营堡之一,也是延绥镇中路十营堡之一,管辖着二十六座墩台,是一座周长不过三里的方型营堡,且只有三座城门,分别为东门震福门、南门镇朔门、北门威武门,南北相对的一条主道,再加上东门的一条主道,构成了一个T字形街道,贯穿整座威武堡刘博源家住在城南,所以每次从东门下哨回来,抄近道走小巷,都要花上半刻钟的......
第17章
翌日一大早,刘博源早早的把军士们集合在一起。
“昨天大家不是非常好奇这煤炭到底有何作用,今天我就来告诉你们。
“高威,你带几人去墩外挑几桶水来。
“三更,你也带几人去挖几担黏土。
“其余人,与我一起把这煤炭碾成碎渣。
刘博源的一番安排,众人开始热火朝天的忙碌了起来。
好在人多力量大,在花费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众人便把煤炭碾成碎渣,黏土与水也早已备好。
在众人旁观下,刘博源按照一定的比例,把煤炭与黏土混合在一起,又加上水,开始搅拌。
待搅拌的煤灰有些松散,刘博源拿出了从威武堡带来的蜂窝煤模具,然后开始砸煤。很快,一个个蜂窝煤便制作出来。
众人好奇地看着这如蜂窝状的煤炭,不禁心中纳闷,为什么要把煤炭做成这样子呢。
刘三更一脸恍然大悟,原来蜂窝煤是这么制作出来的。可随后他又挠了挠头,光有蜂窝煤,没有那煤炉子怎么烧?
“源哥儿,这就是你说的蜂窝煤,可还有煤炉子呢?刘三更忍不住问道。
“放心吧,煤炉子我早就在威武堡的吴铁匠那里订购了。刘博源道。
“大家都看到了,这叫蜂窝煤,用这模具把煤炭压出形状来。
“确实像蜂窝的样子,刘头儿取得这名真好。高威在一旁拍马道。
“先把煤炭碾成碎渣,按一定比例加黏土与水搅拌,待搅拌松散了,就可以用这模具砸蜂窝煤了。刘博源讲解道。
众人一脸明了之色,这么简单的制作流程,看一遍就会了。
“接下来,你们也都试试。刘博源把模具递出。
“刘头儿,我来。高威连忙接过模具,有模有样的砸起蜂窝煤。
众人轮流上阵,直到响午,所有的煤炭已全部用完。
这时。
“刘头儿,又有军户来卖煤炭了。一个在塔哨上值的军士跑来道。
真巧了,刚好用完了现有的煤炭,就有军户来卖煤了。
“大勇,带几名兄弟去,把收来的煤炭全都堆在墩门外。刘博源看着摆放满地的蜂窝煤,墩内已经没有多余的空地了,只能堆放在外面。
“好的,源哥儿。李大勇应道。
......
两日后。
刘博源在海子山墩等待了几日,还未见到李耀送来的钱粮与兵器,且随着这几日收购的煤炭越来越多,他所带来的二百两银子也所剩无几,若是再无钱粮的补给,他们都得挨饿了。
看来万事还得靠自己啊,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真是不切实际。
所以,刘博源只好带着高威、李大勇、刘三更三人,用战马拉着三大板车晾干的蜂窝煤,直奔威武堡而去。
刘博源等人到威武堡后,又去了铁匠铺,把所打造好的煤炉子带上,这才来到集市上。
几人来集市上干啥,当然是摆摊卖蜂窝煤了。虽然刘博源身为一个总旗官,这样有失体面。但如果是一个没有钱的总旗官,要那体面有何用。
挑了一个空旷的位置,几人开始搬煤卸炉。
“刘头儿,这蜂窝煤真有这么好吗?高威担心道。
在路上的时候,刘博源便把这蜂窝煤的优点说出,但高威仍是半信半疑,煤炭他也是用过的,烟火气大不说,还弄得一身灰尘。
这蜂窝煤也是煤炭,只不过是换个形状而已,真有这么好。
“放心吧,等会把煤炉子生起火来,你就知道了。刘博源自信道。
很快,煤炉子内便升起了火焰,且燃烧的蜂窝煤也只有轻烟飘出。
高威惊讶地看着炉膛内的火焰,道:“刘头儿,这都是一样的煤炭,怎么会没有烟火气呢?
“呵呵,知道这蜂窝煤的优点了吧。
“你说这蜂窝煤能好卖吗?刘博源笑着问道。
“自然能,自然能,刘头儿果然厉害!高威夸赞道。
刘博源几人在摆摊生火之时,就有好奇的百姓围观,他们看着蜂窝煤燃烧升起的轻烟,忍不住好奇问道:“你这煤炭烧起来为何没有黑烟灰尘?
“这自然是因为这蜂窝煤与煤炉子的搭配使用啦。刘博源指了指板车上的蜂窝煤与煤炉子。
“有了它,以后烧水做饭就方便多了,厨房内也不会烟雾缭绕。
“而且一天最多也就用七八块蜂窝煤,这不比买柴火好吗!刘博源介绍道。
“嗯,确实如此。
“是个好东西啊。
“不知这蜂窝煤作价几何啊?有百姓问道。
听到有人问价,刘博源顿时高兴起来,连忙说道:“不贵,不贵,三块蜂窝煤一文钱。
关于这蜂窝煤的定价,刘博源也是经过对比的。以在集市上卖一捆柴火十文钱的价格,能烧个三四天左右。而一天消耗的蜂窝煤最多三文钱,换算一下,两者大致相同,且蜂窝煤优点也多,自然会有市场。
“嗯,三块蜂窝煤一文钱,确实好便宜。
“是啊,烧柴火还不如用这蜂窝煤。
“而且还可以随时开火做饭......
百姓们议论纷纷,都觉得这蜂窝煤甚是不错,刘博源见百姓们已经勾起了购买的欲望,趁热打铁道:“现在买三百块以上的蜂窝煤,还另送煤炉子,要知道,打造这煤炉子就要几十文钱呢,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了。
“另送煤炉子?真有这么好?
“我买三百块蜂窝煤。有百姓喊道。
“我也买三百块。有机灵者随后喊道。
“我也要,我要四百块。
“......
围观的百姓顿时蜂拥上来,纷纷挤到刘博源面前,有百姓甚至直接掏钱塞来,这场面像极了后世大妈在超市里抢打折商品的场景。
“不着急,不着急,大家都有,都有。刘博源满脸笑容的喊道。
“另外,如果你们不方便搬运,我们还提供免费送货上门,只要留下地址,稍后就给你们送到家里。
这一说不要紧,本来还有百姓担心买了不好带回家,现在竟然还提供免费送货上门,顿时又有百姓挤了进来。
刘博源满意地看着这热闹场面,看来这买蜂窝煤送煤炉子,又提供送货上门的销售套路,还是很管用的,国人爱占小便宜的性子,不管在哪个朝代,看来都是一样子的。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